千年祝愿,一粽传情
《端午行》
叶适
仙门诸水,会流下瓦窑沟。
中有吊湘客,西城南北楼。
旗翻稻花风,棹涩梅子雨。
夜逻无骚音,绛纱蒙首去。
石狮端午天气明天就是端午节小长假了,预计端午节期间我市晴雨相间,虽然多云天气常相伴,但是受偏南气流影响,午后到夜间还是多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最高气温可达31~32℃,体感较为闷热。
全国其他地区天气
说完天气,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关于端午的小百科吧↓
端午节介绍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人物纪念说
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端午节食物“粽子”
粽子传说是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端午习俗
说起端午习俗,主要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赛龙舟
端午节对国外的影响
端午祭
韩国江陵
日本
在日本,端午的习惯是在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日本的。端午节的习俗传到日本之后,被吸收改造成为日本的传统文化。日本人在这一天不划龙舟,但也跟中国人一样会吃粽子,并在门前挂出菖蒲草。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人民认为端午节是一个庆典,是祭天的时候。韩国人将‘端午’称为‘上日’,意思是“神的日子”的活动。韩国这天会祭拜山神,水洗头、吃车轮饼、荡秋千、穿韩国的传统服装,但不划龙舟,不吃粽子。
美国
从20世纪80年代始,端午赛龙舟已经悄悄渗入了部分美国人的运动习惯,成了美国发展最快的流行体育娱乐项目之一。
端午节相关谚语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南方)
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
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先秦时期
朱宣咸中国画《端阳佳节》
据河姆渡遗址等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七千年或更早前,就有了竞渡所用的独木舟和木桨。据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
明清时期
到到了明代,端午节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风俗。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不仅节日名称有异宋代,而且民间风俗也有变化。北方无江水之便,也就不存在竞渡。
↓
温馨提示:端午节高速不免费
根据国务院节假日安排通知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6月12日至6月14日共3天,不调休和往年一样今年端午期间高速公路不免费有出行计划的小伙伴要注意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