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汉桃叶 > 汉桃叶炮制 > 正文 > 正文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唐宋八大家植树古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1/17 11:04:41
白癜风哪里治疗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vxbdf/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阳春三月,气候温暖,春雨飞洒,又是一年植树季。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有春天植树的风俗。

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经》里有“夸父追日”的传说,说夸父临死前扔掉手中柱杖,化为森林,造福于人类,反映我们祖先植树造林的美好愿望。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的《礼记》中记载:“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说春天植树造林,是最大的道德行为。古往今来,有许多崇尚植树造林的诗篇,源源流传,激励后人。如: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唐柳宗元《种柳戏题》

柳州刺史柳宗元,今日种柳柳江边。人们当作谈笑的故事,地方掌故又添一件。随着时间流逝,今日也会变为往年。

浓绿的柳阴当会覆盖大地,耸立的树干将要耸入蓝天。到那时,人们见树也许会引起怀念,惭愧的是我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

诗人并不想把种柳劳动当作诗歌的中心来写,而是通过种柳这件事,借端说理,表达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做官准则。这思想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也许直到现在仍然有其不朽的借鉴意义。

这首诗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柳宗元对待写作从来都比较严肃的,然而在此诗中,却一改自己平时的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将一个严肃的主题,用嬉戏的笔调表现出来。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唐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我亲自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

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

柳宗元写这首诗时,人生已经不得志多年了。诗的第二联中运用了两个柑橘树的典故,“楚客”便是屈原,“荆州”便是李衡。柳宗元显然更钟爱屈原笔下的柑橘树,因为屈原赋予柑橘树“独立不迁”“秉德无私”的高贵品质,这也是逆境中的柳宗元对自己的期许。

这首诗言淡意远,韵味深厚,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却隐藏着诗人一颗不平静的心。苏东坡曾说柳宗元的诗歌“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能做到“寄至味于淡泊”。此诗正是这样一首好诗。

小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环境,保护林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利国利民的宏伟工程。品读这些古人的“植树”诗篇,从中感受他们淳朴的植树情怀和高尚的道德行为,心中顿生崇敬之情。#唐诗宋词#少女情怀总是诗,天真烂漫,含蓄蕴藉“诗佛”王维三首禅意小诗赏读:空灵闲静,清幽绝俗,净化心灵杜甫不可不读的四首经典春日绝句,格调清新,言婉意深,独具风致古诗词里的阳春三月,如诗如画,美得令人怦然心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ntaoyea.com/yfyl/13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汉桃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