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于年开始筹备,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个综合性博物馆,原馆址是“北京孔庙”,现址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于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首都博物馆新馆于年12月开始试运行,年5月18日正式开馆,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及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中国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
中文名首都博物馆
外文名CapitalMuseum
类别综合性博物馆
竣工时间年12月
正式开馆时间年5月18日
所属地区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馆藏精品青铜器、陶瓷器、佛造像等
结构地上五层、地下二层
占地面积2.48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平方米
景区等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开放时间09:00—17:00
门票价格免费参观,领票入馆
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闭馆日期每周一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建议游玩时长4小时
历史沿革年,首都博物馆开始筹备,馆址位于国子监街孔庙内。
年10月,首都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年,为容纳更多的藏品,以及服务更多的参观游客,作为北京市“十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立项申请,并于本年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准。
年12月,首都博物馆新馆正式奠基兴建。
年5月18日,首都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年5月24日,首都博物馆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
馆舍介绍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属中国省市级综合性博物馆。
为了容纳更多的藏品,以及服务更多的参观游客。年,作为北京市“十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于年得到北京市政府批准,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
首都博物馆新馆于年5月18日正式开馆,亮相于中华第一街——长安街西延长线上,位于西城区白云路的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2]
首都博物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面向21世纪的大型现代化文化设施,新世纪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一。由于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年5月24日,首都博物馆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的称号。[3]
现任领导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兼首都博物馆党委书记(法人代表):郝东晨
馆长:郭小凌
副馆长:齐密云
副馆长:安理
副馆长:黄雪寅
副馆长:陈建国
副馆长:杨文英
部门设置办公室(下设两个二级部门:外事办公室、档案办公室)
人事部(下设两个二级部门:贯标办公室、科研工作管理办公室)
党委办公室
督查办公室
财务部
安全保卫部
开放管理部
物业管理部
宣传与资讯中心
数字首博管理部
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社会教育部
藏品保管部
研究与展示中心(下设四个部门:展览一部、展览二部、展览三部、综合部)
文化产业部
文物资源调查征集部(下设两个部门:古代文物征集部、近现代文物征集部)
博研所筹备处
展品陈列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内设: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年,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启动之时,展陈大纲的编写工作马上开始;展览大纲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的多位学术权威的指导,力求体现已得到学术界公认的最新成果。展览设计力求运用全新的设计理念,突破传统的、枯燥的展陈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展陈技术和手法,营造不同类别的陈列氛围,给观众以体验式的参观经历,具备形式上的亲和力、趣味性、互动性,做到雅俗共赏。
数十年来,首都博物馆广泛征集各类文物,馆藏文物已达二十五万件,其中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石刻、钱币、玉器、玺印、织绣、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文具、民间工艺品等,藏品中还不乏享誉海内外的孤品与珍品。首都博物馆馆藏的各类文物总计8.3万余件,其中一级品件。藏品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北京地区出土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商周以至辽、金、元、明、清各代。馆藏珍品如京郊琉璃河出土的周代铜器“堇鼎”,通高62厘米,重41.5千克,内壁有铭文4行26字,对研究北京古代历史有重要作用。此外还有“伯矩鬲”,“碧玉版十三行”等。
首都博物馆内设基本陈列、精品陈列和临时展览。
一.基本陈列有《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古都北京·城建篇》是首都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表现了恢
宏壮丽的北京文化,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国内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
二.精品陈列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书房珍玩精品展》。这七个馆藏精品展览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对北京文化展现的补充和深化。
以上展览共展出馆藏文物件。
三.临时展览是研究与观赏北京文化与其它地区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关系的舞台。[1]
馆藏珍品青铜器
三羊铜罍
商中期,通高27厘米,口径20厘米。年平谷刘家河出土。敛口,口沿外折,方唇,颈粗短,折肩,深腹,高圈足。
见簋
西周早期,通高16厘米,口径19.8厘米。首都博物馆征集。侈口,颈微束,鼓腹,两侧各置一半环形兽首耳,耳下有小钩珥,圈足有阶。口沿下两兽首耳间各置对称突起的兽耳,其两侧分别以兽首、两耳为轴的鼻、额组成四组兽面纹,圈足饰一周兽面纹。腹内底铸有铭文“见作宝尊”,4字。
人形足双耳洗
汉,通高14.5厘米,口径27厘米。首都博物馆藏。此洗为深盆形,敞口,唇微卷,下腹收敛,腹两端各饰一兽首衔环,平底,腹下有三人形象。三人均圆目,大口,作直立状,双手叉腰,赤上身,仅下部着短裙,以头肩承负洗腹。腹部饰一组凸弦纹。洗为日常盥洗用具。
戟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北京昌平白浮村出土。长21厘米,戟兼有戈之勾杀、矛之刺击两种功能,杀伤力大增。此戟前端并非矛形,它可能是戈、刀合体,应是无实用功能的仪仗器。
班簋
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公元前9世纪中期),高22.5厘米、径25.7厘米。班簋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一件蜚声中外的器物。此簋有4个兽首环耳,以内卷象鼻为足将簋身悬起,器腹内底铭文多达字,记述了贵族"班"追随大贵族"毛公"东征的史实。
三犀鼎
战国早期(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北京通州出土,高22.4厘米径23厘米。此鼎的高附耳、细长鼎足,均为燕国铜鼎的特征。鼎盖上的高浮雕写实装饰则是典型的燕国铜器装饰风格。
陶瓷器
青釉辟邪
西晋(-),高12厘米,长16.5厘米。首都博物馆藏。辟邪昂首站立,长须,垂尾,背部有管状插口,腹部两侧刻划有翼。四肢劲健,肌肉丰满。釉层薄而透亮。辟邪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狮而带翼。瓷辟邪最早出现于三国东吴时期。
黄釉骑马男俑
隋(-),通高32厘米。首都博物馆藏。明器。男俑与马俑为分别模制后再捏合一体,男俑头戴幞头,身着右衽窄袖圆领长袍骑于马上,足蹬长靴,左手扶鞍桥,右手执物(已失)。马立于长方形扁平托板上,鞍鞯俱全,神态驯顺。通体施黄釉,釉面有细碎开片。
青釉羽觞
晋(-),高5厘米,口径13.5厘米×10厘米。首都博物馆藏。敞口,弧腹,平底,两侧有耳。内外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底部露胎处呈火石红色。胎体呈灰色,釉面莹亮。羽觞又称“耳杯”,由杯耳而得名,常用于饮酒,也有的作为食器。
佛造像
释迦牟尼佛像
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年),铜镀金,高6.6厘米。这尊像为释迦牟尼佛成道相。台座束腰处刻有铭文:"周府欲报四恩,命工铸造佛像一样五千四十八尊,俱用黄金镀之,所以广陈供养,崇敬如来,吉祥如意者。洪武丙子四月吉日施。
韦驮菩萨像
明崇祯十四年(公元年),铜镀金,高厘米。韦驮是佛教著名护法神。其地位原来很高,为四大天王的统率,后受明朝《封神演义》影响,变成四天王的部属。常供奉在佛寺天王殿影壁后,面朝北方,守护主殿释迦牟尼佛。这尊像躯体高大,头戴战盔,身着铠甲,足蹬高靴,右手托金刚杵,形象威武彪悍,整体铸造十分精细。
增长天王像
元(公元-年),铜,高45.5厘米。增长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主要掌管南瞻部洲。此像站姿,头戴战盔,身着甲胄,足登高靴,身披倒"U"字形帔帛,一副武士装束。头部高昂,面部双目圆鼓,上牙咬住下唇,下颏长髯垂胸,气势凛然。
玉器
青玉宴饮图插屏
清代(-),直径21.6厘米。玉插屏是清代较为盛行的陈设品,琢制方法主要有阴线、浮雕,一般插于木座上。此件玉插屏屏心两面纹饰均采用多层浮雕技法琢刻,一面琢刻出长廊、芭蕉、树、桌、凳、人物;另一面琢刻出山水、垂柳、小船、人物,采用远山近景法,层次分明,技法精练,抛光极好。
白玉童子诗文佩
清代(-),长6.3厘米宽4.8厘米。佩白玉质,细润光亮。一面琢刻人物,周边为花边形细框,刻画细腻;另一面无边框,琢刻诗文,内容为"青云连直上,指日近龙光"。佩上方有小孔,可系佩。
青玉蕃莲纹香薰
清代(-),高8.3厘米口径14厘米。香薰为青玉质,青白色中夹有黑色小斑点,盖上镂雕蕃莲花纹,器身外满饰相互缠绕的蕃莲花,细圈形平底足内琢刻一朵盛开的蕃莲花,璧薄精巧,造型新奇,琢制纹饰细密剔透,呈玻璃光,是乾隆时期仿制痕都斯坦玉器中的佳品。
金银器
藏文荷花金圆牌
清,径7.7厘米厚0.7厘米,北京门头沟区西峰寺清墓出土。圆形,边缘宽厚,中心錾刻图案,呈半浮雕效果。一面为荷叶与盛开的荷花,荷叶满铺,盛开的荷花或正面,或侧面,间以茎杆穿插其间;构图饱满,疏密有致。运用范铸、錾刻等手法,图案造型准确生动,纹路刻划细腻顺畅,既具写实性又富装饰性。
金盏、托
明,通高4.2厘米。京右安门外万贵墓出土径7.8厘米底径4.8厘米。北京右安门外万贵墓出土。盏与盏托同出一墓,盏恰可置于托上,为一套器具。
嵌宝石桃形金杯
明,高4.4厘米长6.8厘米宽5.2厘米。北京永定门外南苑万通墓出土。杯体为剖开的半个桃子形,杯柄为桃枝与桃叶,杯中与柄部镶嵌红、蓝宝石。
著名临展首都博物馆
一个博物馆的临展往往才是决定这个博物馆水平和带给这个博物馆活力的重要因素。
首都博物馆在新馆完成建设后,曾经多次的举办过优秀的临展。以下对几个较为重要和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临展做出简介。[4]
回望大明——走近万历朝年8月9日至年4月15日在首都博物馆在首都博物馆地上一层B展厅展出。本展览以明代北京地区出土的文物为主要支撑,汇集了首都博物馆与十三陵特区明代万历朝文物的精华,以万历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社会生活等为切入。该展览最终在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在山东济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年十大文物精品展”第一名。
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年9月26日至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一层B展厅展出。本展览是在时任国务委员的刘延东同志的指示下,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一国家重大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展。
中国记忆——年文明瑰宝展年7月29日至10月7日在首都博物馆西区一层展出。本展览是在08年北京奥运会,同时国家博物馆改造修缮这一特殊的背景下,由国家文物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辽宁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该展览几乎汇集了全国所有省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级的文物。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展览。
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年8月12日至11月9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这次展览是卢浮宫馆藏艺术品首次来北京展出,也是卢浮宫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展览。展览集中了卢浮宫古希腊分馆件藏品,规模之大、展品之多、质量之高,为卢浮宫历次外借展览所罕见。
文化建筑如果说博物馆是因聚集了诸多古文物,而成为核心的文化建筑,大剧院作为演艺文化展示的最高殿堂,其在文化建筑界的地位只会比博物馆更高。在我国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文化建筑的发展也随之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诸如博物馆、大剧院等高精端文化建筑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建设了起来。
在博物馆的层面上行,故宫博物馆依托故宫成为了世界知名、且独具特色的文化建筑。而近年来在剧院建设层面上我国也有着长足的进步,前不久广州大剧院便被评为了“世界十大剧院”,而作为广州大剧院的建设者,中孚泰文化集团,素来也有着“大剧院建设专家与领导者”的美誉。其在建筑声学方面的造诣之高,使其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声学装饰工程开创者”。近年来中孚泰建设的高精端剧院的声学效果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近年来中孚泰的表现为文化建筑界竖起了一杆大旗,积极带动了我国文化建筑行业的发展。
研究成果专业期刊《收藏家》杂志创刊于年,曾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二届“全国百种社科期刊奖”。先后发表了《北方文物》、《北京文博》、《故宫博物院院刊》、《考古》、《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文物》、《文物天地》、《中国博物馆》、《华夏考古》、《文博》、《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中原文物》等期刊。
出版专著《盛世风华——大清康熙御窑瓷》该书是首都博物馆年同名展览的的配套图书,是一本以康熙一朝御窑及民窑瓷器为主要研究及展示对象的专业书籍,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件瓷器展现了清朝康熙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御用瓷器及同时期民窑瓷器的风采。
《首都博物馆藏清代契约文书》(全八册)该书是清史编纂工程项目之一,收录了首都博物馆所藏的清代契约文书余件套,以影印的方式进行出版,编年范围自年至年,内容集中于土地买卖、租赁、赠与等经济活动,内含农耕文明晚期京畿及我国部分省区社会经济关系的可靠信息,绝大多数系第一次公诸于世,对重构清代社会经济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该书是《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的配套图录,书中以中国古代社会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在京津冀地区的冲突与融合为出发点,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主线,展现京津冀地区的历史渊源。
所获荣誉首都博物馆
年4月,首博被命名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年10月,首都博物馆被评为“北京市先进青少年教育基地”。
年12月,首都博物馆被评为“全国优秀社教基地”。
年12月,“古都文化展”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年度陈列展览精品提名奖”。
年17月,首都博物馆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二OO三年度首都文明单位”。
年6月,首都博物馆党委被北京市委宣传部评为“宣传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年6月,首都博物馆被评为“年度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年12月,首都博物馆被评为“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北京市规范公共场所英语标识工作先进示范点”、“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高精度三维文物影像——物华天宝》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电子奖”。
年10月,首都博物馆被被北京市旅游局评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安全保障先进单位”。
年1月,首都博物馆被市旅游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第十三届“首都旅游紫禁杯先进集体”。
年12月,首都博物馆荣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年12月,首都博物馆被中共北京市市委宣传部评为“北京市宣传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
年3月,首都博物馆被评为“第十一届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年度西城区文明单位”。
年4月,首都博物馆开放管理部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机构设置办公室下设两个二级部门:外事办公室、档案办公室,人事部下设两个二级部门:贯标办公室、科研工作管理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督查办公室,财务部,安全保卫部,开放管理部,物业管理部,宣传与资讯中心,数字首博管理部,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社会教育部,藏品保管部,研究与展示中心下设四个部门:展览一部、展览二部、展览三部、综合部,文化产业部,文物资源调查征集部下设两个部门:古代文物征集部、近现代文物征集部,博研所筹备处。
场馆特色智能化展厅安装智能化控制温湿度的空调系统,保证展厅内观众活动的空间是舒适的温湿度,而展柜内保持利于文物保护的温湿度;在文物库房则是根据不同材质的文物库区提供不同的温湿度。馆内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含停车库管理和灯光照明控制)、消防监控与自动灭火系统(含应急广播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音响灯光联动控制系统,全面实现智能化;其中自动灭火还针对文物易损怕水的特性做出特殊设计。
多媒体展示在展陈中,广泛使用多媒体展示手段,如多幕投影(在国际博物馆领域首次使用)、幻影成像、数字电影,强化展陈效果,深化实物展品信息的传达,完全打破了以往历史文物类展陈教科书式的乏味与单调。
环保节能采用蒙皮式非晶体柔性太阳能发电板,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太阳能电源的博物馆和文化场馆。馆内还采用节能灯具、胶体电池EPS应急电源;馆内装饰材料和展柜等展览用品均为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环保产品。
文物修复引进成套先进的文物保护和修复设备,利用高科技手段全面提高文物保护与修复水平,使首都博物馆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
重要活动年4月23日,首博举办“北京历史文化、考古”系列讲座。
年2月11日,首博大讲堂举办《文物与文学》讲座。
年1月29日,首博大讲堂成功举办《楚漆艺及其审美文化》讲座。
年11月3日,举办“英国的博物馆和中国的收藏”讲座。
年3月22日,首博举办“中国清代外销瓷展”专题讲座。
年6月02日,首都博物馆副馆长高凯军讲《中华民族概说》。
年4月13日,首都博物馆举办“博物馆大讲堂”系列讲座。
年3月18日,首都博物馆发布倡议,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类物证资料。[5]
参观信息地理位置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信息地铁:乘坐1号线木樨地站向东米。
公交线路:26、45、80、、、、、、、特19路白云路站下车,向北米;
乘坐1、52、99路工会大楼站下车,向西米。
参考资料[1]首都博物馆?中国网[引用日期:-05-29]
[2]中国官方公布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05-29]
[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都博物馆?新浪[引用日期:-05-29]
[4]展区分布?首都博物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ntaoyea.com/xwgy/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