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汉桃叶 > 汉桃叶性味 > 正文 > 正文

清明古诗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4/21 16:27:47
清明QINGMING清明即事孟浩然〔唐代〕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二首

杜甫〔唐代〕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清明夜白居易〔唐代〕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时节清明王禹偁〔宋代〕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日独酌王禹偁〔宋代〕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清明黄庭坚〔宋代〕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西湖清明节》

清明,从冬至数至一百五日,即其节也。前两日谓之寒食,人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亦咸戴之。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是日,倾城上冢,南北两山之间,车马阗集,而酒尊食罍léi,山家村店,享馂jùn遨游,或张幕藉草,并舫随波,日暮忘返。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bó、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筋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而处方优妓,歌吹觅钱者,水陆有之,接踵承应。又有买卖赶趁,香茶细果,酒中所需。而采妆傀儡,莲船、战马、饧笙、鼓,琐碎戏具,以诱悦童曹者,在在成市。是夜,人家贴“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之句于楹壁间,谓如此,则夏月无青虫扑灯之扰。僧道采杨桐叶染饭,谓之“青精饭”,以馈施主。(《西湖游览志余》)唐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杭州西湖的清明节并不如此。那边的人虽也“倾城上冢”,却是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家家出门上冢,车如流水马如龙,有的席地而坐,张起了帐幕,有的随波逐流,登上了画舫,乃至于“日暮忘返”。真个把清明“鬼节”变成了“人节”。这篇小品,生动地反映了南宋迁都临安以来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文中除了上坟盛况的总写,又有赏心乐事的特写。苏堤一带桃红柳绿,正是民间艺人献艺的好场所,诸如走索、飞钱、吞刀、吐火等等杂技应有尽有。声色狗马,歌吹弹唱,更是令人应接不暇。买卖赶趁,熙熙攘攘,到处可以成市。作者通过几个出色的场面描写,把节日的喜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文中通过插柳、戴柳、驱虫、馈施等习俗的描述,也深深地寄托了古代杭州人民美好的生活愿望。“诗中有画”,文中又何尝没有?宋人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田汝成此文真可以称之为《清明西湖图》了。

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散文作者:田汝成(年~年),字叔禾,别号豫阳,约生于弘治末钱塘(今杭州市)一个书香之家,自幼继承家学,聪颖敏达,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诗词也作得很出色,他的诗词多被收入《皇明词林》、《历朝诗集》、《明诗综》里面。《钱塘县志》在为他作的传中赞誉道:"杭士自弘(治)正(德)以来,扬声艺苑者,汝成为最"。RECOMMEND推荐阅读千古悼亡诗声音世界里的香格里拉合诵‖桃溪·梅花梦书籍推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关链接

酷音工作室通告

有声‖周氏易经新解全集?收藏版

桃溪有声微刊‖简介、投稿及赞赏说明

投稿邮箱

qq.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ntaoyea.com/xwgy/11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汉桃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