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汉桃叶 > 汉桃叶炮制 > 正文 > 正文

赵佶与赵孟頫的艺术人生赵孟頫篇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0 20:15:47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285095.html
赵佶与赵孟頫的艺术人生-赵孟頫篇

抛却政治,只从艺术角度,谈一谈宋元两代艺术成就非凡的赵佶与赵孟頫的艺术人生,他们二人就如同两颗闪耀的明星一样,挂在中国艺术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

在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中国绘画艺术与欧洲绘画艺术之间的一点区别,中国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意境是灵魂,比如一座山、一条溪、一匹马、一头牛、一棵树、一竿竹,都是有人的意念气息在里面的。而欧洲的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写实、立体感是其灵魂。这两点的区别是一打眼就能看出来的。欧洲的后印象主义把主观融入到绘画里边,才有了主观气息在画里。

赵孟頫,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赵匡胤与赵匡义是亲兄弟,所以说赵孟頫和赵佶辈分上差了五辈儿。赵孟頫堪称为人师表,无论在政事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堪称典范。其品行,才学,能力都深得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等元朝皇帝的赏识与认可,至治二年(年)六月十六日(7月30日),赵孟頫病逝,享年六十九岁,追封魏国公。后世有人骂赵孟頫是贰臣,因为他在元朝担任官职,并且到了修史的职位,这是元朝皇帝对他很高的信任了。个人认为,赵孟頫手捧汉文化瑰宝,让其大放异彩,不仅巩固了汉文化地位,而且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使得汉文化能够在元朝继续发展壮大,是真正的有功之人。至于对一个朝代的忠诚,有时候很难评价,朝代都变了还在愚忠,更是可笑了。赵孟頫行事光明磊落,不卑不亢,时时心系百姓,敢于挣理于朝堂之上,是个真正值得后世尊敬的治世能人。

元史卷赵孟頫传,对赵孟頫的描述:“才气英迈,神采焕发,如神仙中人”。

赵孟頫自画像

赵孟頫自画像(局部)

说到赵孟頫,必须提一下其妻管道昇,世称管夫人,同样在书法、绘画、诗词方面很有成就,二人可谓神仙夫妻。

明蒋一葵堯山堂外紀/卷记载了管夫人的诗词以及赵孟頫管夫人二人的趣事:

管夫人奉中宫命,题所画梅诗云:“雪后琼枝嫩,霜中玉蕊寒。前村留不得,移入月宫看。”〈(仁宗命夫人书千文,敕玉工磨玉轴,送秘书监装池收藏,因又命子昂书六体为六卷,雍亦书一卷,且曰:“令后世知我朝有善书妇人,且一家皆能书。”亦奇事也。)〉

管夫人《渔父词》云:“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子昂和云:“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又,“侬住东吴震泽州,烟波日日钓鱼舟。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赵松雪欲置妾,以小词调管夫人云:“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何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管夫人答云:“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松雪得词,大笑而止。〈(吾衍子行,尝作一小印,曰:“好嬉子”。盖吴中方言。一日,魏国夫人作马图传至子行处,子行为题诗后,倒用此印,观者咸疑其误,魏公见之,骂曰:“此非误也。他道妇人会作画,倒好嬉子耳。”)

下面这幅竹石图为管夫人所作,可以欣赏一下其绘画的笔法功力:

管道昇竹石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在书法、绘画上的造诣很高,使“书画同源”的艺术理论进一步发展,可谓影响深远: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

年故宫博物院武英殿赵孟頫书画特展,有幸去参观了这次展出。

下面我们来欣赏赵孟頫的作品,赵孟頫可谓博学多才,工书法,精画艺,独创“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咱们也从赵孟頫的戴胜图开始。

赵孟頫幽篁戴胜图赵孟頫幽篁戴胜图(局部)

赵佶(左)与赵孟頫(右)的戴胜图

这两幅戴胜图很能看出两人的不同,一个优养,一个警醒,一个栖于富贵花,一个紧握幽篁竹。赵孟頫竹石图赵孟頫疏林秀石图

赵孟頮双松平远图

赵孟頮双松平远图(局部)赵孟頫二羊图赵孟頫红衣西域僧图,(大德八年,甲辰),五十一岁赵孟頫红衣西域僧图(局部)赵孟頫鹊华秋色图赵孟頫于元贞元年()任满济南路总管府事,奉召进京又称病辞官回到故乡吴兴。回到故乡后,与祖籍济南的南宋文学家周密相交,周密自曾祖父随宋高宗南渡吴兴,从未回过故乡,听归隐山林的赵孟頫赞美济南风光,勾起了思乡之情,赵孟頫便为好友周密作《鹊华秋色图》,描绘济南东北华不注山和鹊山一带秋景。这是一幅有温度的作品,友情、乡情,文人的惺惺相惜之前,南宋人对北国的思念之情糅杂在一起,构成了这幅图。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局部),华不(fū夫)注山,突立,形如三角形,双峰笔直。李白诗《古风·昔我游齐都》曾写道: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局部)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局部),鹊山,形如面包,又如水牛脊背。相传扁鹊曾经在山下炼丹,故名鹊山。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堪称元代绘画的代表作,立意、构图、设色都堪称典范。赵孟頫饮马图赵孟頫饮马图(局部)赵孟頫喜欢画马,如上图赵孟頫自言道:幼好画马,每得片纸,必画而后弃去。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鸳鸯说的一句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赵孟頫字子昂)可见后世对于两人的画的评价。赵孟頫人骑图,元贞丙申岁(年)作,子昂,时年四十三岁人神态自然,马微抬前蹄,这是一幅人骑马上踏步向前的骑行图,人与马都安然自若,健步前行。赵孟頫人骑图(局部)画中自题:“吾自小年便爱画马,尔来得见韩干真迹三卷,乃始得其意云。子昂题。”画中重题:“画固难,识画尤难。吾好画马,盖得之于天,故颇尽其能事。若此图,自谓不愧唐人。世有识者,许渠具眼。大德已亥(大德三年,),子昂重题。”两次题画,可见赵孟頫对于自己这副人骑图的喜爱,因为其中暗含对于盛世的抱负,“若此图,自谓不愧唐人。世有识者,许渠具眼”,可以看出其对盛世的渴望,而盛唐对于当时的世人来说,正是实现了万国来朝的理想国。元朝皇帝是欣赏赵孟頫的并予以了重任,但是元廷内部本身矛盾重重,赵孟頫于元贞元年()任满济南路总管府事,奉召进京又称病辞官回到故乡吴兴,元贞丙申岁(年)赵孟頫创作了这幅人骑图,称病辞官内心是矛盾的,情感是复杂的,他本人是皇族后裔,但是宋朝是没有实现一统盛世的,所以希望帝国能够如同大唐一样再现盛世,但谁能建立这个盛世呢,人骑图本身就是这种思绪与抱负的复杂思考与形神寄予。赵氏三世人马图,为赵孟頫、赵雍、赵麟祖孙三人所画人马图合卷。可谓家学渊源的典范。三代人跨越了元、明两朝,朝代更替,而家学依然。

三世人马图,赵孟頫。

三世人马图,赵雍,赵孟頫次子。

三世人马图,赵麟,赵雍次子,赵孟頫之孙。下面是花溪浴马图的局部图。赵孟頫花溪浴马图(局部)赵孟頫花溪浴马图(局部)赵孟頫花溪浴马图(局部)下面是另一幅浴马图的局部。赵孟頫浴马图(局部)赵孟頫浴马图(局部)赵孟頫柳荫试马图赵孟頫柳荫试马图(局部)赵孟頫书法上独创“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赵孟頫书法,前后赤壁赋(局部),元世祖大德五年,公元年,四十八岁所书。前后赤壁赋被誉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赵孟頫前赤壁赋(局部)

赵孟頫前赤壁赋(局部)

赵孟頫后赤壁赋(局部)

赵孟頫后赤壁赋(局部)

赵孟頫书法,心经。

赵孟頫心经(局部)

赵孟頫心经(局部)

赵孟頫心经(局部)

赵孟頫心经(局部)

赵孟頫书法,洛神赋,方字中透露着圆润灵秀,“字字珠玑”,赵孟頫一生,书写《洛神赋》多次,至今有六种版本传世。此版本为大德四年,公元年,四十七岁所书,为盛逸民书版本洛神赋:赵孟頫洛神赋欣赏一下为盛逸民书版本洛神赋的放大版本:

元人倪瓒称此卷洛神赋“圆活遒媚”,并推赵为元朝第一书人。

如上所述,赵孟頫的艺术人生可谓是熠熠生辉的一生,承前启后,从元代直至明清,都能看出他对艺术产生的巨大影响,不愧为“元人冠冕”。同时他的人生轨迹和处境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很多文人志士的人生轨迹和处境,纷乱的战争与朝廷更替虽然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文化艺术之树依然开枝散叶继续壮大,并且愈发的灿烂,这也是人类文化与艺术最伟大的地方吧。丁鹏即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ntaoyea.com/yfyl/6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汉桃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