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复复地脱皮,甚至露出鲜红的嫩肉,伴随着瘙痒,这是烦人的汗疱疹又来啦!
虽说汗疱疹是个小小的皮肤病,但它却不仅影响美观还瘙痒,可以说是小病大麻烦,因此咨询汗疱疹的病人特别多,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汗疱疹。什么是汗疱疹?汗疱疹是一种发生于手掌、手指侧面、指端皮肤的复发性水疱病,属于湿疹的一种,特点是反复发作,常连续发作数年,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
在我国南方,立夏一过,很快就进入了阴湿的梅雨季节。湿热的天气,最易造成湿疹、异位性皮肤炎等,汗疱疹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夏天不仅身上容易出汗,手也容易出汗,很多人的手掌动不动就“湿漉漉”的,影响美观不说,而且还经常长水疱,瘙痒钻心,严重者会继发感染,而出现手肿胀、疼痛的症状。
古人认为,手掌、脚掌上长出一群群小水疱泡,就是因为多汗、排汗不良造成的,所以才会给起名字叫“汗疱疹”。中医对本病早就有认识,在明代称它为“蚂蚁窝”。
清代《疡医大全·蚂蚁窝》中记载:“蚂蚁窝多生手足,形似蚁窝,俨如针眼,奇痒入心,破流脂水。”它一般多发于手掌侧面或者手指间,把这些水疱挤破会发现,里面液体清澈,很少有浑浊的,并且待干涸后会脱皮,露出发红的新皮,但是也容易皴裂,会疼痛。
生活中,常看到有些人手指甚至脚趾发红、脱皮,就有这个原因。它好发于春末夏初,夏天病情加重,此起彼伏地发作,一般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夏天常饮食不节,摄入太多寒凉食物,或者过食肥甘厚味,像烧烤、油腻食物等,而使得湿热内蕴,损伤脾胃;另外,天气炎热,心情烦闷、暴躁或者思虑过度,也会劳伤心脾。《内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可见,脾失健运,运化失常,湿热内聚,同时又受到暑湿的侵扰,内外合邪,不能疏泄于外,就只能熏蒸肌肤,它循经络流窜至手掌时,就表现出人们所看到的“蚂蚁窝”了。
该如何治疗?那要如何调理才能祛湿热止痒呢?给大家介绍几个穴位,不妨试一试。
按摩劳宫穴用左手大拇指指端顶住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垂直向下按压,其余的手指则按压在手背上,力度由轻到重,一压一松,持续1~2分钟即可。
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俞穴,同时又是荣穴。中医认为,劳宫穴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之功”。经常按摩劳宫穴,可以强壮心脏功能。传说古代有一个人,经常要下山去赶集,但是每次上山回家,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但是隔壁年纪一大把的老先生,担着柴上山,却非常轻松。这个人于是询问他养生的方法,那个老人就说,他的方法就是经常按摩劳宫穴。
同样的道理,现代人很多心脏功能差,爬楼梯吃力,心跳较快,必须走一会儿停一会。而常按摩这个穴位,体质不仅可以得到改善,还能用来治疗胸闷、心痛、中暑等夏天常见症状。
搭配按摩合谷穴和鱼际穴。共同作用下,则可以清热利湿、活血护肤、止痒等。合谷穴是手阳明之原穴,它可以疏通其所在局部气血的运行。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鱼际位于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同时,因为阳明经多气多血,故合谷穴还具有活血理气、清热利湿的作用。
鱼际穴是肺的荣穴,肺为水之上源,因此,鱼际穴也可以清湿热。
汗疱疹会不会传染?它不具传染性,但是不容易根治,一到夏天很容易复发。
因此,手和脚一定要保持透气通风干爽,洗衣服时戴上橡胶手套,少直接接触强碱性肥皂和洗衣粉等化学制剂、清洁剂。如果真患上此,也不要自行乱涂成药,否则很可能并发其他皮肤病变,致使病情更难控制。
在我国广东,夏天天气闷热,很多人喜欢直接赤足穿运动鞋。其实,这样脚很容易出汗,汗液浸渍会让皮肤的防护功能下降,从而引发汗疱疹和湿疹。所以,夏天穿运动鞋时,应该穿上吸汗、柔软的棉袜,及时让脚透透气,以免感染。
平日里,还可利用具有祛湿作用的中药食材来预防,例如薏苡仁、绿豆、陈皮、茯苓、甘草、党参等。如果吃这些东西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则表示还需要加强健脾胃的药物。
夏季汗疱疹中药验方中医认为,汗疱疹属湿邪偏盛的一种表现。
汗疱疹是湿热引起的夏季湿疹类皮炎,一般在汗腺发达的手掌、手指反复起粟粒大小的丘疹和水疱,周围没有明显炎症,最大的特点就是瘙痒、灼痛。在潮热的夏季,越是天气炎热,这种皮肤病越是高发。目前该病预防和治疗没有特效方法,患者一旦出现水疱不要用针挑破,更不要撕皮,否则导致水疱蔓延,出现感染发炎,加重病情。患者可吃有健脾除湿功效的蔬菜水果等食物,如山药、甘薯、冬瓜、西瓜、赤小豆、南瓜、薏苡仁。
中医认为,汗疱疹属湿邪偏盛的一种表现。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选用以下中药方:
1.黄芩10g,黄连10g,苍术15g,陈皮10g,茯苓10g,六一散(包煎)10g,生薏苡仁30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2.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包煎)10g,炒薏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水煎服,每日1剂。
如何预防汗疱疹?1、预防汗疱疹的方法,主要就是根据它的相关特性来预防。
2、情绪的控制。
3、做饮食日记,找出自己的汗疱疹和金属是否相关,如果有相关要尽量避免。
4、在季节交替时,要少碰水少碰清洁剂。
5、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6、手脚保养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并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减低痒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7、局部类固醇药膏:在剧痒的状况下,靠单纯的保养要减低痒感相当难,这时候需要局部类固醇药膏采减少痒感并且控制病情。
8、压力的控制:压力的控制对缓和病情、减少复发,有很大的帮助。
9、低金属饮食:根据统计,此种方法对于合并金属过敏体质的病人,具有高度疗效。
10、其发病主要是由血虚血燥、皮肤失养、燥热生风所致,治宜养血润燥、疏风止痒。双手脱皮的常见原因有真菌感染引起的手癣;化学损伤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先天遗传因素引起的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