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汉桃叶 > 汉桃叶归经 > 正文 > 正文

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春华秋实,愿君万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3/22 20:31:28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

年8月7日

庚子年六月十八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

——立秋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立秋的来到,盛大的并不仅仅是秋天本身,更还有岁月的性格在时空里所氤氲的风情。立秋,群艳竞芳,万象霓裳,众色弥香,是在人间画廊的一抹秋光和神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阳历8月7—9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对中国人来说,立秋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节气之一,而且还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的正式开始。

立秋往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周代逢立秋,这天天子亲自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承此俗。

唐代,每逢立秋日,祭祀五帝。

宋代逢立秋,男女带秋叶,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

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宋代诗人徐铉写过这么一首诗: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立秋气候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后,每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东汉崔《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但立秋后仍有“秋老虎”的余威,一时之间暑气难消,不过总体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对立秋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

立秋三侯

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一候:凉风至

(8月7~11日)

熬过了激昂似火的夏天,在温柔的秋风中,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同时,经过大暑的大雨,暑气渐消,“一场秋雨一场寒”就是此刻。

二候:白露降

(8月12~16日)

温馨与静谧的立秋,虽少了夏的焦躁,但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有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大地也会有雾气产生。

“露从今夜白”,白是秋之标志,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将凋零而忧,由此“露红凝艳数千枝”,亦成一种壮美悲怆。

三候:寒蝉鸣

(8月17~21日)

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秋凉以后,寒蝉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而变声凄厉。万事有迹可寻,而动物往往更敏于感受自然的更替。

立秋习俗

秋天的花朵,在热血沸腾荡涤,在岁月里璀璨,一半在时光里盛放,一半在季节里凋零。

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的山区村民,也悄悄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吃点好的,补充一下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

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啃秋,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

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

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

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

所以有俗语: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立秋养生

中国南方立秋之时还是夏暑之时,由于台风雨季渐去,气温更酷热,因而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也被称为“长夏”。

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

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秋,没有了夏的炎热,却是多了淡淡薄凉。

这淡淡薄凉,是对春风夏雨的不可预知,人情冷暖的淡然。

这淡淡薄凉,是对春梦夏花的骤来骤去,繁华一梦的坦然。

漫漫地知道,对人对事,尽心就好,该留的,该去的,尽人事听天命。古人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又一个美好的季节要来了……

秋天是热烈的,秋天是温暖的,秋天是精彩的,秋天是豪放的。

落叶纷飞到立秋,烦恼随风心无忧,天高云淡人从容,山重水复逍遥游。

落叶知秋,情谊如酒,风渐凉时无喜更无忧。岁月流走,蓦然回首,一声问候醇绵依旧。

“秋至满园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其实,每一个季节的义务,都是成全着岁月自我奉献的过程,都是珍藏着岁月过程的一段记忆。

一缕秋风,拂去酷热的夏;

一阵秋雨,润泽烦躁的心;

一滴秋露,折射爽朗的秋;

一丝秋意,渲染美丽的景。

立秋到,祝君好:

时刻开怀,惬意逍遥!

春华秋实,万事如意!

系列文章推荐

梁启超:有钱的家庭,千篇一律;有趣的父亲,万里挑一

陈道明人生自白:行而正难,思无邪难上加难

断舍离:50个原则让生活变得极简而且有意义

《红楼梦》诗词合集:万千悲喜,终归一梦

宋词极简史:27首名作,唱尽大宋王朝年

苏轼: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老树画画:小荷一两朵,老酒三四杯,我知有我在,管他谁是谁

四大名著最经典20副对联,智慧满满,滋味万千!

30句老话,说尽人生百态: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50部世界名著浓缩成50句话,耐人寻味!

左宗棠:能遭天磨乃真汉,不招人妒是庸才

国家强大,不是靠历史赋予的机遇,而是靠人心赋予的力量

如何有效摆脱瞎忙状态?此文给你精确答案,太受益了!

梁漱溟:思维的八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增广贤文》精华48句,悟透人生!

康熙家训:不想养逆子,就一定要让他吃这五种苦

越活越年轻的12个好习惯,请逼自己养成!

《荀子》经典10句:高情商的人,都很注意这10个细节

《山海经》中的10个美丽传说,你听过几个?

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古人10则家训,经典中的经典

钱钟书先生最幽默的50句话,隽思妙语,回味无穷!

让人静心不生气的24句话

苏轼诗词句,无法忘怀的经典

王蒙:有些人知道挺多,但没脑子

九首古诗,说尽了世间最美的友情

林语堂

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不要只是路过,记得留言交流

懂得分享的你最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ntaoyea.com/ycxz/8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汉桃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