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下的南京城
江南游之四
文/董凌云
“只因一棵树,想起一座城,树是梧桐树,城是南京城”。这次我们和朋友一行江南游,第一站便是南京,去南京的理由很多,因为南京有着六千年悠久的历史,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留下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晋代的“桃叶渡”、东吴的“石头城”、明朝的“城墙”、浆声灯影里缓缓流淌的秦淮河、太平军的“天王府”、中华民国的“建筑群”,无不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见证着南京城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中国近现代荣辱兴衰的变化,更增添了南京城古往今来的不朽文明。南京这个屹立在长江之畔、历经风雨的沧桑古城,究竞有哪些瑰丽夺人的风物、哪些余音绕梁的辞章、哪些卓尔不凡的气质,哪些波澜壮阔的成就,让我多次来南京旅游?南京有太多的景点了,不仅是历史名城,还是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每走一步,都能触摸到尘封的历史遗迹。我想用文字记录几天来在南京的见闻,记录行程中的点滴,记录给我留下美好。朋友在网上订酒店,订的是市中心的福昌饭店(原李宗仁官邸),福昌饭店始建于年,高六层为当时南京第一楼,昔日大宅门名流云集,曾是上流社会达官显贵聚集的场所,如今老字号宾客盈门,聚聚散散,是一家普同又不普同的酒店,因为有国民时期的色彩,有着70年历史的福昌饭店宛如一本书,书不尽人生的悲欢。入住福昌饭店,我感到有点荣幸了,能亲身感受民国情调。我们略略休息后,就去明孝陵,没想到地铁这么方便,坐着地铁游南京,果真如此。明孝陵不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是南京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中山陵去过两次了,这次不在行程内),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余年的春秋,余年的风雨,明孝陵像一朵瑰丽的奇葩巍然屹立在钟山南麓。来到明孝陵,我们可以触摸六百年的尘封历史,进到景区,景区内风景秀美,处处感到厚重的历史遗迹。明孝陵有条神道,其主要路段是“石像路”和“翁仲路”,石象路是明孝陵的组成部分,也是明孝陵神道的第一段,长约米,被誉为“南京最美米”,石阶两旁排列着6种神兽,石狮、石虎、骆驼、石象、麒麟、石马各2队,共12组24只,这些石刻浑厚古朴,凝神洗练,好象卫士一样守护着肃穆的明孝陵。我们漫步在石像路,一步异景,慢慢欣赏了。明太祖朱元璋,一生颇富传奇色彩,从苦难童年到出家为僧,从乞丐到皇帝,众多苦日子熬过之后,朱元璋终于迎来了他的曙光,成功一统江山。综观朱元璋,其特点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用人,他扫平群雄,肇基大明,采用名儒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历经艰难百战,最后稳坐江山并守住了江山。我们参观了整个明孝陵,只感到工程浩大,万民营造,太耗人力物力,也感到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他们实行厚葬,根本不惜百姓性命,我在久久的思考中。明孝陵山峦环抱,以山峦象“四灵”,东为“青龙”(紫金山,古称龙山),西为“白虎”(由九华山向西延伸的系列小山),南为“朱雀”(梅花山),北为“玄武”(玩珠峰),其中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正如东南大学建筑学教授刘叙杰说:“明孝陵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这里虽是帝王陵墓所在地,却藏着四季皆美的景色,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水杉、松树、梧桐树在这里随处可见,是一种深厚文化底蕴与景色相融合的美,又看到梧桐树了。离开明孝陵,路过植物博览园,博览园是中国第一座国立植物园,中国四大植物园之一,植物园是一座集科研、科普和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我在售票处看了简介,很想进去,但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我也就放弃了个人想法。下午去金陵第一园(瞻园),瞻园和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留园,并称“江南四大名园"。瞻园位于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可谓是一座瞻园,半部金陵史,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素以假山著称,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称为“南都第一园”。乾隆皇帝南巡时,曾两度到此游览,并亲笔题写了"瞻园"匾额。瞻园内有千姿百态的太湖石,点缀了古老的园林。我们穿行于廊檐与庭院之中,所见奇石叠秀,匠心岩壑,清潭影静,移步转景,还有溪流潺潺,小桥流水,仿佛在诉说往日的故事。我们跟着讲解员走,每一处都有动人的故事,有87版《红楼梦》,还有《新白娘子传奇》的白府便是在瞻园取景拍摄。几次来南京,我竟然不知瞻园,这次能到瞻园一游,也是收获多多。瞻园门口,抬头可见赵朴楚先生题写的“金陵第一园”匾额,两边门柱上有一对楹联以瞻园“藏头”瞻园双春,万户同辉新气象,四园四美,千秋共赋大文章",瞻园门口挂两块牌子,其一“南京博物院总馆”,其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就这两块牌子都很值得参观,瞻园门口又见梧桐树。离开瞻园,我们到了秦淮河边,夜慕下的秦淮河别样风情,去年十一月份,正是细雨霏霏,领略了烟雨中的秦淮河,这次华灯初上,秦淮河的夜景迷人,流动的河水在灯光的映衬下,真应了那句:“水光潋滟秦淮柳,桨声灯影画中游”。南京夫子庙景区璀璨的灯火将夜晚的秦淮河畔装点得流光溢彩,秦淮河的夜色,怎一个美字了得!这次又领略了夜色中的秦淮河,观赏了如梦如幻的夜景,我们不虚此行。何况秦淮河又是南京历史文化荟萃之地,是我国著名的开放式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胜地四十佳,所以秦淮河风景观光带又是南京一张亮丽的名片。离开秦淮河,我们很知足的回到了福昌饭店。第二天早上步行去总统府,途经长江路,排排梧桐树迎风摇摆,仿佛在诉说梧桐树的前生今世,几处建筑都是民国时期的杰作。我们走到了总统府,总统府前人很多,还是购票入内,我骄傲的说,又进总统府了,不由想起当年和母亲到总统府的情景,我和母亲手拉手,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总统府自明初以来,几经更迭,历经了明、清、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等时代。在明代这里是汉王府,清代设两江总督衙门于此,是清政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乾隆时期这里曾为南巡行宫;太平天国时改为天朝宫殿;清朝后期曾国藩沿袭咸丰三年前的旧督署规模及布局进行改建,仍为两江总督府。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里的西花园;年这里又成了国民政府所在地;年5月蒋介石在此就任"总统",总统府有多年的历史。如果想仔细了解历史,在总统府用一天的时间都不足,我们只用了二个多小时,匆匆走过匆匆浏览,就离开了总统府,在总统府门前照相留念。准备去梅园新村,提到梅园新村就想起敬爱的周总理,梅园新村即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由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属于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不巧的是,梅园新村暂停开放,我只能看看门前的介绍了。我们去了莫愁湖,中午在绿茶酒家吃饭,午饭后坐公交车去长江大桥,只为目睹长江大桥的风姿,去的时侯公交车行驶在长江大桥下面,回来时经过长江大桥,雄伟的长江大桥就在眼前。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我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有“争气桥”之称,它不仅是我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更承载了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没有一座桥,像南京长江大桥这样,承载了如此厚重的光荣与梦想。南京长江大桥已入选不可移动文物,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长江大桥的雄伟壮观早已载入史删。公交车上的一位女士主动让我坐到临窗位置,方便我拍视频,我从心里由衷的感谢了,又一次来到长江大桥,以前来过。此时此刻,桥下江水奔腾,车上微风吹过,怎么感到大桥拥有了穿透时空的力量,我们不仅仅是从桥上走过,而且是从光荣的历史中走过,那种民族自豪感激荡在胸。坐车来到雨花台,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圣地,建有纪念性陵园。雨花台是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这里不曾来过,雨花台对我来说是新的景点,所以到此我特别认真,我感到朋友是在照顾我的情绪,只能不负友情了。雨花台是一座松柏环抱的秀丽山岗,我拾级而上到山岗顶了,面对烈士群雕,深深的鞠躬,以此表达心中的敬意。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殉难处,在这里遇难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达10万之多,六朝雨花凝天地神韵,一部青史铸千秋圣台。雨花台国歌国际歌照壁,设计者将《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铭刻在雨花台纪念中轴线上,看到此景,对革命烈士的崇敬油然而生。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类的理想,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英雄乐章。雨花台让自己深受震撼,所以很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离开雨花台,又来到颐和路片区,这里有浓浓的民国文化和异国风情,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的确如此。颐和路公馆区是国民党军政机关要员、富豪和外国人居住的花园别墅,被誉为"民国官府区"、"使馆区"、"近现代建筑样板区”,我们走过颐和路公馆区,只感叹那些建筑的精致,那些飘散着浓浓民国风情的公馆,每一幢都有一段历史,还有颐和路上,满眼的枝杈上布满了绿色的苔藓,使这条路更显古老沧桑,热闹繁华的南京竟有这样幽静的地方,一眼望去绿树成荫,一派葱茏,高大的枫杨和梧桐树,形成天然的绿色小道。这条不宽的街道,承载了太多人的过往,贯穿了无数人的前半生。难怪有人说宁海路的长度,便是记忆的深度。晚上又到玄武湖,南京忆最忆玄武湖,玄武湖美丽依旧,只不过事过境迁,我走在玄武湖畔,少了当年牵手相携的母亲,来到玄武湖不由想起母亲,在心里说妈妈想您了,如果我们现在在一起,我一定不会顶咀,我的眼睛湿润了,其实这段文字是含泪写的,怎么能忘记33年前夕阳夕下的傍晚,我和妈妈来玄武湖玩,母亲的坐姿就在眼前,我们照了很多相。山挡不住云彩,树挡不风,神仙挡不住人想人呀,逛着玄武湖想着母亲。玄武湖分为五洲,即:环洲、樱花洲、菱洲、梁洲、翠洲。洲与洲之间,堤桥相通,碧水潺潺,绿茵环抱,浑然一体,而又风景各异。所以形成了“环洲烟雨”,“樱洲花海”,“菱洲山岚”,“梁洲秋菊”、“翠洲云树”等不同特色。玄武湖美的如诗如画,我竟伤感不已,玄武湖不仅仅美,还有母亲的记忆。离开玄武湖时,已经华灯初上,南京城沉浸在一片灯光的海洋中。两天满满的南京行,去了以前不曾到过的地方,我很知足。第三天外出吃早餐,顺便转转,又到了鼓楼公园,时间有点早,公园还没开门,门口已聚集很多等侯的人们,有旅行团,也有锻练的市民。春天的鼓楼公园绚丽多彩,小草抽出嫩芽,红墙绿草、亭台楼阁,多岁的鼓楼公园在时光里浅吟低唱,见证着鼓楼的沧桑巨变。鼓楼公园静谧如画,喧闹中留存一片宁静,红墙灰瓦,诉说遗失在岁月里的辉煌。有一句“墙头马上遥香顾,一见知君即断肠”,我拍下保存了这两句诗。公园内檐角高翘,雕梁画栋,一线贯穿的对称风格,庄重大气,它作为南京不可替代的标志性古建筑,就像一位暮年的老者,历经沧桑却依旧守护着这座城。我们要离开鼓楼公园,离开福昌饭店,离开南京了,坐的士到了南京火车站,一路上伴着一排排的梧桐树送我们到火车站,没想到在车站的侯车室,举目望去,玄武湖奔来眼底。南京城有太多的美好,有我和母亲曾在南京几天里的故事,难抹美好的记忆还有我亲家姐在南京军区生活工作四十余年,亲家姐就说南京是个好地方,还有我的儿媳在南京生活学习成长,南京的水土滋养了她们,南京对我来说能不亲切吗?没有梧桐,不成南京,几天来所到之处,见的最多的就是梧桐树,在紫金山上,法国梧桐串起的项链,中间点缀的似蓝宝石的建筑,正是美龄宫,所以有人说,这是蒋公当年送给宋美龄的浪漫“表白”;也有人说,“紫金之心”只是个美丽的误会。于是就有了”梧桐项链,美丽的误会“的传说。为什么南京有这么多梧桐树,背后的故事远不止浪漫这么简单,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山先生为国献身一辈子,去世之后,人们以栽种梧桐树的方式纪念他。南京的陵园路是进入中山陵的第一道风景线,在陵园路两侧种植的全是“法国梧桐”,这些梧桐树与陵园路有着一样悠久的历史,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这样赞誉道:“南京有个绿色长廊”,就是指的这条道路。于是就有了“有一种树,就想到了一座城;树是梧桐树,城是南京城”。图片:作者
编辑:张也
作者简介
作者:董凌云,陕西人,在深圳工作,退而没休,返聘上班。喜欢文学,喜欢旅游喜欢大自然。著有散文集《爱无距离》。
作者往期作品回顾
▲请上下滑动查看▼
(点击下面作品直接阅读)
76镇江好风光江南游记三文/董凌云
75莫愁湖边留个影江南游记之二文/董凌云
74泛舟瘦西湖江南游记一文/董凌云
73秀色粤北文/董凌云
72赏束束花,懂深深爱文/董凌云
71城市风景草地音乐会文/董凌云
70秦腔的别样感受文/董凌云
69海韵山情花烂漫文/董凌云
68记忆中的红衬衫文/董凌云
67雨中泡泡,情趣妙妙文/董凌云
66走过深南大道,回忆流淌心间文/董凌云
65舞动人生文/董凌云
64韩国之游文/董凌云
63没事没事文/董凌云
62看不够的西湖景文/董凌云
61云浮之游文/董凌云
60走进新兴,发现如此之美文/董凌云
59徜徉在南国的冬日花海里文/董凌云
58记忆中的美好——记年相聚在深圳的日子文/董凌云
57心动沙家浜文/董凌云
56诗话秦淮河又见南京文/董凌云
55浓情深秋文/董凌云
54西边的田园东边的海文/董凌云
53生命的意义(续)文/董凌云
52我站在北回归线上了文/董凌云
51人与人怎能掰开一个情字?其实打交道有时是种伤害文/董凌云
50其实理解了眼泪才真正的理解了人生文/董凌云
49剥洋葱文/董凌云
48滴滴泣血雨中送行文/董凌云
47一江春水——走近湄公河文/董凌云
46三进此城——昆明游记文/董凌云
45神奇的版纳难忘的歌文/董凌云
44美丽的双月湾,风景如诗亦如画文/董凌云
43青春长驻在有梦想的人心中——读袁老师《吃草挤奶,暮年青春》有感文/董凌云
42风景这边真好——甘坑客家小镇游记文/董凌云
41一路风景一路笑——台山温泉养生二日游文/董凌云
40说说别人家的事文/董凌云
39眼晴里的千秋文/董凌云
38深切怀念我的大哥文/董凌云
37湛蓝湛蓝的湛江——浪漫海岸诗意旅行文/董凌云
36亲情相伴一日游,不可多得的风景文/董凌云
35走进大山,在大山的怀抱里倘徉文/董凌云
34雨中漫步诗经里文/董凌云
33没出息的我怎么总是泪水涟涟文/董凌云
32姐吃的不是饭吃的是欢声笑语文/董凌云
31记忆中的味道文/董凌云
30永远的中国心文/董凌云
29畅游在深圳观澜的风景里文/董凌云
28浓浓的深圳情文/董凌云
27回家情怯怯文/董凌云
26五月的鲜花——母亲节的鲜花有感文/董凌云
25春来春去总关情——-小记几次春游文/董凌云
24加勒比海静观日出,拥抱初升的太阳文/董凌云
23浅谈心与心情文/董凌云
22不知是福利还是消费诱导文/董凌云
21流动的深圳绿——深圳河水清又清文/董凌云
20东莞掠影——东莞的风景在静静的绽放中文/董凌云
19中山公园里的一段日子文/董凌云
18走进春风里——年特殊的春天文/董凌云
17老挝境内的湄公河风景如画亦如歌文/董凌云
16万众皆是佛——老挝游后的心得文/董凌云
15不知道怎么说文/董凌云
14老师,说声谢谢你!——致谢袁富民老师文/董凌云
13春天的脚步暂停一下下吧文/董凌云
12此时文/董凌云
11老挝游随笔文/董凌云
10成长文/董凌云
9又见香港后的爱恨文/董凌云
8六十情怀话人生文/董凌云
7狂欢之旅中迎接新年文/董凌云
6董凌云年度个人作品辑汇(三)
5董凌云年度个人作品辑汇(二)
4年度董凌云个人作品辑汇(一)
3董凌云年作品集(下)
2董凌云年作品集(中)
1董凌云年作品集(上)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赐稿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ntaoyea.com/xwgy/9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