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他9岁学艺,12岁登台,小小年纪就被师父郭德纲戏称为“90后太平歌词老艺术家“,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小角儿。
因为“倒仓”,他离开德云社舞台六年。六年间,他经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年,他回归舞台,成为德云社第一个染着黄色头发,带着耳钉在台上演出的相声演员。
年,他厚积薄发,涅槃重生,他和他的《探清水河》火遍全国,他成为第一个将“相声专场开成演唱会”的相声演员。
现如今,尽管相声已经相当火爆,但在很多人的认知中:相声不是主流,传统的东西早已经过时,传统与流行很难相融。
但他却说:传统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它有独特的魅力。一旦触碰它,你就会爱上它。
在传统和流行之间,他不断尝试,不断摸索,将传统和流行结合起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他说:立于传统,开创流行,一腔孤勇,无畏风雨,这,就是我的相声。
他是相声演员张云雷。
图源网络,侵删
入行:小荷才露尖尖角
张云雷,本名张磊,出生于“曲艺之乡”天津。
张云雷的表姐王惠,是白派京韵大鼓传人,早年是名满津门的京韵名角儿。
受家庭氛围影响,耳濡目染间,小小年纪的张云雷对传统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4、5岁时,张云雷就经常跟着表姐到天津“长寿园”,表姐在台上演出,他坐在上场门或者台下看演出,那时候的他就可以安安静静地从头听到尾。
表姐算是把他带入传统艺术的领路人。
7岁那年,张云雷遇到了他的师父郭德纲;9岁时,跟着师父到北京学艺。
起初,他只是跟在师父身边端茶递水,做个小跟班,无法和其他人一起学习。
图源网络,侵删
有一次,师父教其他徒弟唱太平歌词《白蛇传》。不知道是那位师兄弟悟性不高,还是他悟性太高,师兄弟还没学会,他一个“旁听生”倒先学会了。
他自己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唱,偶然间被师父听到。师父把他从被窝里拎出来,让他认认真真唱一遍。
那天听张云雷唱完《白蛇传》,师父开始正式教授张云雷学习“唱”,不仅教他太平歌词、莲花落等传统唱段,还专门为他写太平歌词。不少太平歌词的唱段,如《挡谅》、《游西湖》等等都是师父专门为他写的。
师父写一段,张云雷就要背一段唱一段,大段大段的太平歌词,经常要几十遍上百遍的练,练得他生无可恋。
除了唱太平歌词,张云雷还被要求背贯口、学三弦儿,总之别人在玩的时候,他永远要学习。
不仅学的多,师父对他的要求还格外严格。背贯口时,他被师父怼在墙角里背,错一个字打一个嘴巴。
师父说:张云雷是在打骂声中成长起来的。
面对师父特殊、严格的要求,他也曾反抗过。最严重的一次,他把唱太平歌词伴奏用的御子扔了出去,师父就把他也扔出去了。
图源网络,侵删
好在师父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小小年纪的张云雷学习了不少太平歌词和其他传统曲艺的唱段。
慢慢地,他开始跟随师父登台演出。
他从庙会唱到固定的小园子,从台下无人问津唱到有了固定的观众,从默默无闻唱到小有名气。
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稳健的台风和亮堂的嗓音,张云雷成为当时深受观众喜爱的小演员。
那时候他留了一个长生辫儿,老观众很少叫他的艺名,大都叫他“小辫儿”。
老观众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的唱段字正腔圆,韵味十足,还因为他聪明机警,小小年纪遇事不慌乱,总能将台上的小小”意外“处理妥当,实属难得。
图源网络,侵删
倒仓:经历一番寒彻骨
年,张云雷经历“倒仓”,声音低到比正常的低音还低八度。这种情况自然无法继续登台演出,他选择离开德云社,回家休养。
回家之后的张云雷,曾经“荒废”过几年。直到十八岁,他惊觉自己不能继续“荒废”下去,便开始出去找工作。
张云雷的求职之路并不顺利,他摆过台球,当过服务员、收银员,做过销售和中介。前前后后,他做过不少工作,但大都没有做得长久。
这些工作对他来说既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历练;既让他体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磨练了脾气性格。
他不再是德云社舞台上那个骄傲的、受人追捧的小角儿,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打工者经历的磨砺,他都一一经历。
图源网络,侵删
这段打工生涯持续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直到张云雷发现嗓子倒好了,可以继续唱了,他就辞职北漂。怀揣着歌手的梦想,张云雷再次来到北京。
这次到北京,他没有联系师父和姐姐,也没有告诉其他师兄弟,他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闯出一些名堂。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到北京没多久,他就被人骗光了身上的钱。当时要强的张云雷,和许多在外漂泊的人一样,对家人报喜不报忧。
为了生存,他在西单冰场找到一份工作。但身上没有钱,也不到发工资的日子,他找不到住的地方,就睡在地铁站或者麦当劳,然后每天从陶然亭地铁站走到西单上班。
到了冬天,天气实在太冷,麦当劳和地铁站住不下去,他就求冰场老板收留他。好在老板人不错,同意他住在冰场,但是每天要等客人都走了之后,负责给冰场打蜡。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个暂时落脚的地方。
图源网络,侵删
俗话说: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张云雷也遇到“一分钱憋倒英雄汉”的尴尬处境。在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回了一趟天桥德云社。
年的德云社,早已经不是当年他们师兄弟在门口打着竹板邀请路人进去听相声的凄惨光景,当时德云社的火爆场面可谓空前。
张云雷来到德云社门口,黄牛把他拦了下来,他根本进不了德云社的门。
直到他和黄牛说他是张云雷,黄牛才把他带到了后台。
在后台,他找到了当年一起学艺的师兄弟孔云龙。他和孔云龙借了元钱,就匆匆离开了德云社。临走前,他还特意叮嘱孔云龙不要告诉表姐王惠他回到了北京。
张云雷刚离开德云社,孔云龙就和师娘王惠汇报了情况。
得知自家表弟北漂了一段时间,却没有联系自己,王惠又急又气又担心,她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北京,将张云雷“抓”回德云社。
图源网络,侵删
回归:宝剑锋从磨砺出
年,德云社在经历一系列风波之后,迎来张云雷的回归,师父郭德纲很是欣慰。
他在微博上写到:张云雷,我的三徒弟。自幼学艺,太平歌词莲花落相声均为上驷之才。阔别六载,强势回归,德云之幸也。
年4月8日,张云雷在《郭德纲单口相声专场》演出时正式回归。
当天,不少老观众得知“小辫儿”回归,纷纷前去捧场。
那天他演唱了他小时候学的第一段太平歌词——《白蛇传》,还返了一个小段《鹬蚌相争》。
舞台上的张云雷,染着黄头发,带着耳钉,唱着太平歌词,这在相声舞台上是史无前例的,不少新观众也记住了那个打扮时尚的年轻演员。
图源网络,侵删
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小时候的张云雷发挥自身嗓音条件的优势,大多以“唱”为主,传统相声也有涉猎。但毕竟离开六年,有些基本功已经落下。
看着同时期的师兄弟,比如岳云鹏、烧饼,相声已经说得有模有样,尤其是岳云鹏已经火了起来,他虽然羡慕,但却不急躁,他相信练好基本功,总有一天他也会和他们一样。
在回归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除了吃饭、睡觉、演唱太平歌词,张云雷剩下的时间都在练习相声基本功。
他在小园子一场一场认真演出,不断寻找合适的搭档,也不断摸索表演风格。
作为一个相声“新人”,他要想办法先让观众记住他,再考虑能否扬名立万。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早期的表演风格是“妖娆”。
图源网络,侵删
慢慢地摸索,一点一点磨活。他的演出位置从开始回归时的开场唱,一步一步往后挪,直到成为小园子的底。能被安排在小园子攒底演出,那是对一个演员基本能力的小小认可。
年开始,除了在小园子演出,张云雷开始给师兄弟岳云鹏做助演。
做助演相比于小园子攒底,又上了一个台阶。不仅可以锻炼临场能力,还可以帮助新人提升知名度。
但做助演不是张云雷的最终目标,他的目标是有一天他也可以有自己的商演,可以更好地推广传统艺术。
年8月,张云雷登上东方卫视《笑傲江湖》的舞台。看到舞台上那个阳光帅气的演员,不少观众感觉眼前一亮,就连当时的评委宋丹丹老师都忍不住调侃:德云社还有这么帅的演员呐?
本以为借助电视平台的宣传,可以进一步提升张云雷的知名度,但没想到一场意外,差点让他彻底告别舞台。
后来经过几个月的休养,年年初,张云雷再次复出。他不仅站上年德云社大封箱的舞台,还开始带队演出。
他带着师兄弟们“南征北战”,打下一场又一场“硬仗”,为自己积累越来越高的人气。
图源网络,侵删
成名:守得云开见月明
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在其位这个名阿公细听我来言呐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蓝靛厂火器营有一个松老三
年年初,一首吉他伴奏版的《探清水河》在各视频平台迅速传播,张云雷和他的《探清水河》一起火了。
从年夏天开始,张云雷的演出就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他的演出票,平台一上线,几秒之内就被抢购一空,粉丝们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名字——“云雷灰”。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张云雷的相声演出开始有了应援——绿色的荧光棒。
相声演出结束后,返场时全场亮起绿色的荧光棒。那场面真的相当震撼,粉丝们亲切地称之为“绿海”。
图源网络,侵删
很多粉丝把自己在现场挥舞着荧光棒,唱着《探清水河》的视频传上网络,吸引了更多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ntaoyea.com/xwgy/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