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汉桃叶 > 汉桃叶性味 > 正文 > 正文

中国法术和印度幻术,哪个更厉害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2 15:13:29

?

大家好,我是魔宙主笔「周游」。

很少露面,是因为我一直在闷头写长篇故事。突然露面,是因为写故事时研究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徐浪找我跟大家分享分享。

今天聊一种古代特有的艺术:「幻术」。

我们听评书,常有「剪纸为马,撒豆成兵,呼风唤雨,驱神使鬼」的套词儿。姜子牙、诸葛亮、公孙胜都有这种能耐,战场上排兵布阵,动辄就开挂。

这种法术,在古代就属于「幻术」。陈凯歌《妖猫传》上映时,好多观众对片中大量的幻术场景印象深刻,有些人以为这是超现实元素,和猫妖一样属于幻想和虚构的东西。

其实不然,这不是超现实,而是「写实」。

01

唐朝确实盛行幻术,如果你穿越回去,在长安、洛阳、扬州的大集市上,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幻术表演。《妖猫传》开篇一段戏,路边喷火的,就是幻术表演,属于街头娱乐。「幻术」这个词儿很早就有,含义很丰富,有些是障眼法,即现代意义上的魔术,有些是杂技,有些则是至今也无法解释的神奇法术——虚构的仙术。简单可以这么理解:广义的幻术包括一切实有的与想象的神奇法术;狭义的幻术则专指魔术。《妖猫传》里的种瓜幻术:将瓜籽埋进土里,很快长出藤蔓,结出果实,空海抱着这瓜走了一截,发现手里捧着的是个血淋淋的鱼头。这是古代最著名、最常见的幻术之一,叫「种瓜果术」。早在唐代之前就极为兴盛,许多史料里都有记载。《神仙传》里出现过,术士介象「种瓜菜百果皆立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记载,「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刀,种瓜移井,倏忽之间,十变五化。」一直到晚唐杜光庭的《续神仙传》,写杭州监官人马自然,在宴席上施展此术,拿瓷器盛土种瓜,秒生枝蔓,生花结实,当场分给宾客吃,都说好。听起来非常神奇,到底是怎样一个原理呢?一颗种子,怎么可能在须臾之间就发芽、开花、结果呢?明末有一本书叫《物理小识》,第六卷《饮食类》记载了一种顷刻种菜法,揭露了这种幻术的「科学」原理——取新鸡下的第一颗鸡蛋,在顶上开个小洞,倒出蛋液,放入菜籽,然后封好,让母鸡孵四十九天,然后在湿地种下,很快就会长出蔬菜瓜果。书中还介绍了其他法子,不过客观来说,都不太靠谱。将菜籽封在蛋壳里,让母鸡孵四十九天——听起来跟道士炼丹一样,七七四十九天?听起很玄幻。《妖猫传》里的种瓜术,还隐藏了另一种幻术:搬运术。瓜变鱼头,就是搬运术,也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幻术。《神仙传》、《搜神记》里记载了许多厉害的搬运术。想吃南方的鱼了?可以,在地上挖个坑,倒些水,术士用鱼竿垂钓,很快就钓上来活蹦乱跳的鲜鱼。还有那种隔空取物、橱中换物的把戏,都是手到擒来的小儿科。前代的不断积累和发展,让幻术在唐朝时达到鼎盛。《旧唐书·音乐志》中介绍了幻术的流变,说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西域,中国汉朝时多指天山南麓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隋唐时的西域扩大,西至拂菻,中至波斯,南至婆罗门。图为张骞出使西域图。汉武帝通西域,始以善幻人至中国。汉安帝时,天竺献伎,能自断手足,刳剔肠胃。所谓「善幻人」,就是会表演魔术的西域术士。《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条枝国人「善昡」,昡就是幻,「善幻」就是指擅长吞刀吐火之类的幻术。还记载说,安息王「献黎轩善昡人」给汉朝廷。黎轩,就是大秦,当时的古罗马帝国。张骞凿空西域后,有罗马的术士来到了中国——这是载于文献的最早的幻术记录。种瓜、搬运之类的都无伤大雅,更惊险刺激的把戏是拿人的身体玩幻术。支解术,把脑袋或胳膊、腿儿割下来,再装回去。剖腹洗肠术,割开肚子,把肠子拿出来,在水盆里洗一洗,再放回腹内,安然无恙。更简单粗暴的,咣叽把舌头咬下来,托在手心内血淋淋地给你看,看一圈,放回口中,舌头又长好了。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能不欢声雷动么?大把铜钱使劲扔,打赏。

02

有的幻术表演里,增加了故事成分。比如《聊斋志异》中有个「偷桃」的故事,术士把一根绳子扔到天上,竟立住了,顺着绳子爬上天,去偷王母娘娘的蟠桃。爬啊爬,一直到底下人看不见了,忽然从半空掉下胳膊、腿来,底下的同伴伤心大哭,向围观的群众要棺材钱,等收了一圈钱,鼓捣鼓捣,空中的那人又出现了,皆大欢喜。古代印度的飞绳技表演。这个故事的原型,唐代就有。《原化记》记载,开元年间,嘉兴县司与监司比试百戏,监司找了个会绳技的犯人,这人捧一团绳,「置诸地,将一头,手掷于空中,劲如笔」,然后这绳子不断上升,像有人在天上牵着一样。这人顺着绳子攀爬,抛绳虚空,其势如鸟——要真目睹这场景,不管真真假假,确实很牛逼了。武侠片《剑雨》中,就有个术士施展了这种幻术,名叫「神仙索」。这种幻术结合了绳技、搬运术、支解术,是比较高级的把戏,没有一定的道行,演不成这种高级节目,中间到底是怎样的原理,还不太明白。诸位可以琢磨琢磨。大家想想,如果穿越到唐朝,在街上三两步就看到这类幻术,又是砍头,又是开膛破肚,也太瘆人了些。刺激是刺激,但肯定会吓坏许多人,若那些术士居心不良,用这类幻术去控制一些愚民,非常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朝廷并不鼓励这类幻术,有时还会明令禁止。显庆元年,唐高宗登临安福门楼,看见有天竺艺人表演以刀自残的幻戏,下诏禁止——如闻在外有婆罗门胡等,每于戏处,乃将剑刺肚,以刀割舌。幻惑百姓,极非道理,宜并发遣还藩,勿令久住,仍约束边州,若更有此色,并不须遣入朝。这就要涉及到一个特殊的术士群体:天竺佛僧,也就是印度和尚。他们千里迢迢来中国,是为了弘扬佛法,而幻术,是为了引人耳目,显示自己的强大法力。说白了,就是先唬住人,受到群众崇拜,然后再宣扬佛法,岂不是人人都会听从?早在《搜神记》中就记载,晋永嘉年间,有天竺胡人来中国,表演幻术,能断舌、续筋、吐火。断舌、续筋、吐火,这些表演感官刺激极强,围观者大概都感叹,天竺神人啊。正因为有这样的渊源,在唐朝时,印度和尚(乃至西域僧)擅长幻术已经成了社会的一个共识。史料中记载,胡僧常常施法,或是解救百姓,或是治疗难症,应该是当时人们对「胡僧会法术」的想象与创造。《神雕侠侣》中的天竺神僧医术高明,要不是他,杨过就情花毒不治身亡了。有个印度和尚,叫勒那漫提,临终时「身不着床,在虚仰卧」——很有画面感,现代魔术中也有类似的悬空把戏。唐传奇小说《张延赏》中,梵僧难陀擅长幻术,把自己的脑袋割下来,钉在柱子上,不流血还能唱歌,后来遁入墙壁消失。这些把戏都是障眼法,现在的魔术也能做到。不过,唐朝来华的很多胡僧可不仅仅会幻术,还精通梵文佛经、天文历法,顺带着祈雨、驱邪等等,受到皇帝的礼遇,动不动就被尊为国师了。用戏法幻术换得皇帝的信任,是很多游方术士的晋升途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老巫婆给武则天表演幻术。这就引起了本土道教徒的不满: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啊!你们有什么了不起,在我们地盘上耀武扬威?你会幻术?难道我们不会么?

03

唐朝以道教为国教,地位在佛教之上,大名鼎鼎的玄奘就曾多次上表,要将佛教排在道教前面。佛道两家在当时经常进行公开的辩论赛,互有胜负。因为佛道相争,就有了斗法的故事。唐传奇里有不少僧道斗法的故事,比如《东严寺僧》、《叶天师》、《龙宫仙方》、《傅弈制胡僧》和《叶法善》等等,而且几乎没有例外,都是道教最终获胜——这里头反映出的文化心理很有趣,不深入探讨了。斗法的故事,一般套路这样:胡僧展现某种神奇的本事(幻术),呼风唤雨也好,割头吐火也好,道士表示不服:你个秃驴骗子,有真本事,敢在道爷我身上试试么!胡僧也不忿,比划就比划呗。结果是,道士大获全胜,胡僧要么死了,要么逃了。以《傅弈制胡僧》为例,主人公傅弈是真实人物,早在唐武德四年,他就七次上疏,请求废佛,指责佛教危国,他本人是儒生,也是道教徒。高祖时,有个西周胡僧,会吐火。傅弈对高祖说,这家伙不可信,他吐火要能烧着我,算他牛逼。高祖说那试试吧。于是胡僧站西边,傅弈站东边。胡僧一口火喷出去,直冲到傅弈跟前。傅弈手持笏板念道——乾元亨利贞,邪不干正。火焰调头就回去了,当场烧死了胡僧。按传统武德,斗法该点到为止,赢了就赢了,何必烧死人家呢?这个结尾足可见当时佛道之争的激烈。《西游记》里有不少僧道辩论,最精彩的是车迟国斗法,不过唐僧孙猴子是主角,吴承恩在这件事上显然要偏袒佛教,因此斗法全是道士输,但侧面说明,僧道斗法当时确实激烈。除了丰富文娱生活,有的胡僧还用幻术给百姓治病,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甚至可以起死回生,大受追捧。贞观年间,西域的一个胡僧可以起死回生,太宗令飞骑中的勇士试验,果然「如言而死,如言而苏」。这里要注意了,是先「如言而死」,然后再活过来。很有可能,胡僧施展的是催眠术,让人立刻陷入死亡的状态,然后再用法子令人苏醒,造成起死回生的效果。

04

深究起来,佛教徒会幻术,也在情理之中。不管熟不熟悉佛教的人都听过,佛教讲究万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看到的繁华热闹,我们纠结的爱恨情仇,都是「幻」。幻术,是阐述般若真义的必要手段,东晋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便有「幻化宗」。意思就是告诉信众,不是幻术才是幻,天底下啥啥都是幻。维摩诘说过: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也。——反正什么都是幻,没什么可怕的。所以说,这些胡僧擅长幻术,不仅是为了夺人耳目,也是某种宣扬佛法真义的手段:我表演一番幻术,让你理解万法皆空的道理。本土道家也有这种手段,比如唐传奇的经典名篇《杜子春》,道士让杜子春守在洞外,要接受各种恐怖幻象的考验——什么恐怖、诱惑、感情,都是假的,经受住这些「幻」,才可以得大道。唐朝时祆(xiān)教祭神祈福,也有表演「幻术」的环节。据《朝野佥载》记载,河南府一座祆神庙的祭祀活动,祭神祈福时,要征集一胡人术士为祆主——祆主取一横刀,利同霜雪,吹毛不过,以刀刺腹,刃出于背,仍乱扰肠肚流血。食顷,喷水咒之,平复如故。这是典型的剖腹幻术。类似手法,道士也会。陵空观有个叶道士,给刀作法,用双刀斩一女子,一刀砍成两截,血流遍地。家人大哭,道士把尸体接在一起,喷水而咒。须臾,平复如故。反正不管怎么残害身体,最后都是「平复如故」,这个小故事里的幻术应该是支解术的一种,但手段很高超。据学者调查,在陕甘地区的乡下,现在还有这种血腥幻术的表演,叫「血社火」,我小时候生活在华北地区,在乡下的庙会上也看到过类似的把戏,那真是吓尿了。血社火又称扎快活、血快活、血故事、八斩,是以表现血腥恐怖为特色的一种社火形式,血腥、恐怖、奇特而神秘,而实质上都是装扮的。现在我们看惯了魔术,这些古代幻术大概都能猜出门道。凡是变化类的,应该都是事先藏好了道具,用巧妙的手法和惊人的速度来达到惑人的目的。但有些唐传奇小说记载中的幻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比如「摘月亮」。有个叫周生的道士,道术非常厉害。中秋之夜,他用数百根筷子做成梯子,竟到天上把月亮摘了下来,客人们忽觉眼前一黑,一抬头,卧槽,月亮呢?这时候,周生在房内得意地说:我回来了!众人打开房门,周生说:月亮在我衣服里,请你们看。衣服中露出月亮一点点,「一室尽明,寒通肌骨」,这真的难以理解了,周生怀里莫非揣了个工程照明用的大灯泡子么?唐志怪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酉阳杂俎》中也有许多幻术的记载。京西店老人,出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说韦行规游京西时,遇到一老人劝他别走夜路,但韦行规自恃箭术高明不听劝告,老人以高绝剑术试之。金庸曾专门写文章介绍这个故事。有一篇非常有名,叫《京西店老人》,说有个老人有神术,能驾驭雷电,创造各种恐怖的幻境,让你感觉在看电影,非常高级。

05

唐代时,在宫廷中最受欢迎、场面也最为盛大的幻术,名为「鱼龙曼衍术」,也叫鱼龙百戏。百戏和散乐差不多,是杂技、歌舞、角抵、武术、魔术及杂剧等的总称,这种幻术融合了魔术、杂技、戏剧诸多元素,表现的是鱼变成龙的过程。那是个什么场面呢?堪称盛大魔术春晚现场。《通典》有记载——舍利兽从西方来,戏于庭极,乃毕入殿前,激水化为比目鱼,刃以嗽水,作雾郸日。毕,化为黄龙,长八丈,出水遨戏于庭,炫耀日光。以两大丝绳系两柱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又蹋蹄出身,藏形于斗中……名曰黄龙变。”这种鱼龙戏在《妖猫传》中也出现了,用现在的眼光看,更像是一场大型的舞台剧,道具相当华丽巨大,还点缀了走钢丝表演,很接近现在的全景灯光影像秀,堪比VR效果。《妖猫传》大型幻术晚会现场,鱼龙戏。试想,当时的人看到这种不可思议的场面,该是多么震惊。至于其中的原理,如今已经很难考证了。可以凭空营造幻境,呈现出全景立体效果,除了鱼龙戏,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幻术:和尚讲经。是的,你没听错,和尚讲经也可以达到这种境界。唐代佛教大盛,通衢大市,常有和尚公开讲经。吐鲁番高昌故城大佛寺遗址,历史记载唐僧曾在这个高台上向大众讲经。拍摄:周游讲经的方式很奇特——和尚坐高台,或说或唱,讲解经典要义,同时,会有助手在他旁边,展开一幅幅图画,配合和尚的解说。这些画的多是地狱凄惨恐怖的场景,由此来警戒听众,去恶扬善。说唱技艺高超的和尚,能让台下的观众完全沉浸在图画的世界中,如痴如醉,甚至恐怖颤抖,流泪嘶喊。其中有些异域僧人,手段邪乎,会用焚香草药让听众陷入嗑药的迷幻状态。这种讲经传教的方式,叫做「俗讲」。这种俗讲大概算是一种心理幻术,比街头卖艺那种要更微妙、更耸人听闻。要特别注意的是,僧人展示的变相图,是卷轴的形式,所用的经书,也是卷轴的形式。唐朝时的书籍,绝大部分都是卷轴样式,那时候还没出现线装书,更没有现在装订册页的样式,只有在抄写、印刷佛教经典时,会少量地采用折页形式。敦煌遗书,妙法蓮華經卷第三咸亨二年五月手稿,藏于大英博物馆也就是说,那时候的各种典籍,不管是宫廷内藏还是民间流传的,大多都是卷轴,皇家藏书要考究些,卷轴外面有锦缎包裹甚至还有象牙做的小标签,上面写着书名信息等等。如果我们看唐代背景的影视剧,看到角色拿着古色古香的线装书读,那可以断定这剧的道具组没有下考据功夫。高僧「俗讲」,本质上就是将文字与图画深度结合,创造出一种栩栩如生的、立体的、鲜活的视觉效应,让听众可以恍惚迷离地进入那个无比「真实」的幻境,从而达到洗涤身心的作用。能把平面文图讲成立体幻境,足可见功夫之深。如今,书籍的样式越来越多,装订印刷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从平面文图转换为立体效果,已经不是难事。如果用一本书对大唐气象做一番「幻术」表演,会是什么样?有个朋友真这么做了。三年前,他组织了9个编辑和一堆历史学者,走访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长安西市、大明宫、大雁塔、大唐芙蓉园等资料馆和遗迹。被想象中的大唐震撼之余,他决定用「绘画」和「纸艺」模拟大唐长安的风貌。两个月前,这本书做完了,是一本「立体书」,名叫《大唐长安》,光插画就画了两年半,七个立体跨页结构,一共包含了余个纸艺零件。这是什么概念?我一开始不太理解,直到收到了这书,才意识到,工艺是真的可以有幻术效果的,是一种对大唐盛世历史文化的「俗讲」。我很喜欢《妖猫传》里一句台词,幻术里也有真实。这本《大唐长安》立体书做到了,用幻术讲述真实历史风貌。所谓栩栩如生,看得见,摸得着,就是这个意思。我收到的书,是下面这样的,一大套,有建筑模型,有唐朝人物卡,有好吃好喝的,和变戏法的。还有丝绸之路和唐诗,把想象中的盛唐文化给了个「真相」。封面打开是这样,奢华。里面有丝绸之路,我很喜欢。????还有长安丽人,?翻页设计很精细。???大明宫里的表演,中西乐队和舞蹈艺术家齐聚一堂。????大雁塔。??知识点很好,下面这个是长安城的银行,我翻古籍资料研究半天,也没这一眼印象深刻。没看仔细的,可以看下面这个1分钟小视频:昨天徐浪买了一套,送给了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小女孩非常喜欢,连声说谢谢徐大爷。因此我判断,这套书不但适合徐浪这种年轻人玩,也会受小孩喜欢,毕竟这比看全是字的书要开心。说不定,这就让一个小孩喜欢上了阅读。花点时间读书,摸一摸,看一看,这种体验现在很难得了。现在,这个书正在众筹,点小程序卡片,可以参加,有不同产品组合可选,看看吧,可以送自己,也可以送小朋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antaoyea.com/xwgy/10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汉桃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